新闻资讯
药品集采成常态,医药市场持续变好

发布日期:2021-06-28

分享:

 在带量采购常态化造成越来越多药品降价的背景下,业内普遍认产品中标后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在竞争对手越多,竞价越胆战心惊当下,药企需制定更合理的报价策略,才能获得更多市场发展空间。医药生物行业表现分化,或与相关公司基本面有关。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,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,其中主要系公司以持有的哈尔滨北星药业有限公司100% 股权对外投资,确认 投资收益对公司2021年 合并报表层面损益影响金额约56600万元。资料显示,哈三联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、原料药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等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

 由于短时间内部分药企难以调整,以及原料制剂一体化也并非一日之功,药企也可以适当先加速推进冷门产品研发。避开大品种聚集领域、热门领域,瞄准小治疗领域发力,寻找空白点也已成为药企提高竞争力的不二的选择。造影剂、骨骼等品类的产品平均降幅相对缓和,就是一个好的案例,企业可以适当先加速推进冷门产品。市场规模不算少,竞争不算激烈,在加速瓜分这部分市场同时,还可以避开低价竞争。

 随着国内已上市的生物制品变更申请逐渐增多,如何更好地确保变更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是一大挑战。生物制品上市后药学变更是指已经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在生产、质控等方面发生的变化,是保证生物制品安全、有效和质量可控的重要手段。

 适用于预防用生物制品、 治疗用生物制品、按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。变更分类更科学。指导原则按药学变更可能对生物制品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,实行变更分类。对于中等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证明,该变更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,并且不降低产品的质量可控性。依据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分为:重大变更、中等变更、微小变更。其中对于重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证明,该变更不对产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产生不良影响。企业尽努力与集采产生关联,同时制定带量采购模型、以及定价模型,通过定价模型力争将价格逼近中标线,再然后通过规模效应提升企业整体效率,缩减成本。

 不同企业报价差异较大,报高价与低价不仅是企业成本考虑,还与企业定价模型测算能力相关。 拥有“独家”、“首仿”等技术革新手段的企业也将拥有更多话语权。其实,目前从多轮集采整体来看,基本印证了过评企业数与平均降幅的正比例关系。因此药企提前布局,抢占首仿药,建设原研药专利库,提前进行专利布局,加强投入,争做首仿药,或者至少是前5家,也还有可能享受更多集采利好待遇。2021年医药以结构性行情为主,精选景气度好且业绩高增长的公司。

 爱尔眼科、金域医学、通策医疗、益丰药房、大参林、一心堂、老百姓、片仔癀、云南白药、同仁堂、我武生物、艾德生物、长春高新等,在医疗服务+自费消费板块,逢低布局各赛道巨头企业,恒瑞医药、中国生物制药、翰森制药等,新兴Biotech如信达生物、君实生物、诺诚健华、康方生物、康宁杰瑞、博瑞制药等有系统性优势的Big Pharma,创新药及产业链板块,关注业绩加速趋势明显的大市值巨头药明康德、泰格医药、药明生物,以及细分赛道上的凯莱英、康龙化成、药石科技、艾德生物等。

 对药企而言,未来只有在日常生产中不断改进、完善每一个环节,才能进一步提升特殊药品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水平,更好的应对各种规范与检查。

 隔膜泵